一抹“烟台绿”
绘就“中国美”
生态文明建设的诗意画卷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是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我们建设美丽家园的坚定信念。在渤海之滨,有一座城市,正用一抹动人的“烟台绿”,绘就着一幅生态文明治理的诗意画卷。宋代诗人张栻诗云:“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绿色烟台,绘就了这样的诗意画卷。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第十二章中的第三节: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去学习一下烟台这座城市如何把“绿色经”念出勃勃生机,让青山常在、绿水长流。

这幅画卷,是产业转型的绿色蝶变

作为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祥地之一,烟台工业门类齐全。冒黑烟的烟囱几乎绝迹。而建设绿色工厂、环保园区,却成为许多烟台企业的自觉行动。

根据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式、从源头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重要任务,烟台抓住产业结构调整这个关键,促进产业结构变“轻”、发展模式变“绿”。化工一直是“高污染 高耗能”的代名词,但烟台的化工产业却践行着 “绿色、安全、科技创新和高附加值”。走进万华烟台工业园,蓝天碧海,水光潋滟,鸟语花香,满目青翠,如诗如画的生态美景和气势如虹的钢铁装置融为一体,相得益彰,共同绘就了化工产业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绿色画卷,树立了化工新材料生态文明先行示范标杆。
从绿色原料、绿色能源,到绿色工厂、绿色园区,再到绿色工艺、绿色产品,落户烟台的千千万万家企业,将绿色文化融入到基因中,推动实现整个生产全生命周期的绿色减排,走出一条特色的低碳可持续发展之路。

从强化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到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再到新产品、新模式的加速涌现以及新技术深化应用,烟台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在“绿色低碳转型”的道路上重塑千行百业。
这幅画卷,是科技创新的绿色引擎

纵观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历程,“电荒”长期以来一直相伴左右。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严重缺电,到2003年的“硬缺电”,再到2011年的“淡季缺电”,直至2018年以来的季节性用电紧张,周期性的缺电总会反复出现。从2020年冬持续至今的部分地区时段性电力短缺,再一次将“缺电”问题推上了风口浪尖。

烟台以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和应用为重点,重点开展清洁能源技术研发,增加新的增长动能。在烟台绵长的海岸线上,除了一个个迎风而舞的风电机组,便是一片片追“光”逐“日”的光伏发电场,蓝色的光伏板与蓝天白云相映成趣。与常见的光伏发电厂不同,这些光伏板都“长”在盐田里。在盐田上建立光伏发电站,将晒卤制盐与光伏发电相结合,极大地提高了盐田单位面积的产值效益。

烟台聚力打造中国北方清洁能源中心,成为北方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实现了“五项第一”:发出了山东第一度核电、第一度海上风电、全球深远海漂浮式海上光伏第一度电,形成了山东第一的清洁能源装机容量,海阳成为全国第一个“零碳”供暖城市。

如今的烟台,正着力打造核电、风电、海上光伏、LNG四大千万级清洁能源基地。每年所产生的清洁电能,源源不断地输入到城市的电网之中,为无数家庭和企业提供着“向上的动力”。
这幅画卷,是生态宜居的绿色家园

司马迁曾在《史记·封禅书》中记载了多位君王派遣使者入海求仙的传说,而他笔下所提的“三神山”,便是烟台长岛最初留给世人的浪漫身影。长岛县是山东省唯一的海岛县,纵贯渤海海峡的一百五十一座岛屿,三千五百多平方千米的宽广海域,天光与水色间,勾画出了只属于长岛的壮阔和旖旎。从放下农具迈向海洋,到高歌拾锚扬帆起航,脆弱而珍贵的海岛生态曾经是岛民们发展致富的沉重枷锁,如今却成为打造渤海粮仓的富饶宝藏。司马迁曾在《史记·封禅书》中记载了多位君王派遣使者入海求仙的传说,而他笔下所提的“三神山”,便是烟台长岛最初留给世人的浪漫身影。长岛县是山东省唯一的海岛县,纵贯渤海海峡的一百五十一座岛屿,三千五百多平方千米的宽广海域,天光与水色间,勾画出了只属于长岛的壮阔和旖旎。从放下农具迈向海洋,到高歌拾锚扬帆起航,脆弱而珍贵的海岛生态曾经是岛民们发展致富的沉重枷锁,如今却成为打造渤海粮仓的富饶宝藏。

近年来,长岛全力降碳、全面减污、全域扩绿,推动全产业链绿色转型。新能源公交体系全域运行,城区、渔村供暖煤改电比例分别达到100%、79%,低能耗、近零碳生活方式基本普及,餐馆、酒店等消费场所加快零碳转型,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占比100%。长岛还试水“蓝碳”金融,创新推出中国首笔“海草床海藻场碳汇贷”、山东省首笔“海洋牧场物联网贷”,提供了“蓝碳”金融“长岛方案”,为有人岛的零碳、负碳发展提供了范例样板。

2024年11月,烟台代表32个发起单位,向全球发出《国际零碳岛屿合作倡议》,在世界舞台展现了中国风范、山东担当、烟台风采,吸引了全球的目光。烟台—太平洋岛国零碳合作彰显着万亿烟台服务全球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历史担当。长岛国际零碳岛从呱呱坠地开始,逐步成长为世界瞩目的“零碳明星”,成为中国通往世界的新名片。
一抹“烟台绿”,绘就“中国美”。烟台的绿色发展实践,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缩影。而生态文明是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事业。同学们,青春孕育无限希望,美丽中国建设,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共同努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幅幅“烟台绿”的美丽画卷,将在神州大地徐徐展开,汇聚成美丽中国的壮丽图景!
这幅画卷,这幅幅画卷,是产业转型的绿色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