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建设者雷锋
到艰苦的地方去
学雷锋树新风
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AI带您重温雷锋的故事,今天我们来了解勇于挑战、无私奉献的社会主义建设者雷锋。
1959年8月中旬,鞍钢决定在弓长岭矿山附近新建一个焦化厂。总公司召开大会,让各分厂车间领导召开动员大会,号召大家报名。
于主任心里很着急,因为他知道,这种事雷锋一定会第一个报名,他可不愿意把自己最得力的部下放走!李师傅和雷锋简直亲如父子,也舍不得雷锋走,硬着头皮劝他:那地方艰苦。弓长岭是大山沟,条件很差,没有宿舍,只好暂时住在几间破旧的土屋里,食堂也是临时用苇席搭建的,用水更要跑两三里路去挑。结果可想而知:“好青年志在四方,我愿意到一般人不愿去的地方去磨炼。再说,我的青春不全属于我自己,应该属于咱们这个社会主义大家庭。为这个大家庭出力,就是为自己出力啊!”李师傅没能说服雷锋,倒让雷锋给说服了。

在雷锋的带动下,一群朝气蓬勃的年轻人主动去建设焦化厂。当大家因为条件艰苦,心生抱怨时,雷锋开导大家说:既来之则安之。咱们是来创业的。当年的鞍钢不也是在一片荒地上建起来的吗?等现代化的焦化厂建好了,咱以后就能对来这里享“清福”的晚辈说,这可是我们一手建起来的!咱在鞍钢炼的是钢铁,在这里这是要把自己的思想和毅力炼成铁炼成钢……

雷锋在弓长岭焦化厂一共工作了四个月零十三天,他义无反顾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精神深深打动着每个人。焦化厂的工人都是昼夜三班倒,每班八小时,雷锋每天则要上两次班,一次来推煤,一次来炼钢,忙得他吃不好饭,睡不好觉,干劲却很足,后来干脆把被褥搬到了车间。焦化厂建好之后,雷锋因为表现突出,成了这里的骨干工人。果然,艰苦的环境磨砺出钢铁的意志。

然而,先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雷锋、永不满足的雷锋又做出了一次出人意料的选择——去当兵。
让我们相约下一期雷锋的故事,一起聆听优秀士兵雷锋的先进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