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中央自2011年开始面向高职学生招募西部计划志愿者以来,我院领导高度重视,周密部署,学生处(团委)具体组织,由学院项目办面向应届毕业生开展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志愿者的报名招募工作,严格审核。截止目前,我院已派出8名同学参加西部计划,成为光荣的西部计划志愿者,其中3名大学生志愿者赴青海省循化县开展志愿服务,5名大学生志愿者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各地开展志愿服务。
在志愿者奔赴服务地之前,学生处(团委)为志愿者集中授课,授课内容包括服务地情况介绍、基层工作方法和卫生保健常识等,使志愿者在思想上、认识上、技能上做好全面准备。同时按照专业对口、基层第一线的岗位优先考虑、参考志愿者的个人意愿等原则,积极主动联系服务省项目办,将志愿者分配到各服务县的对口岗位,做到量才施用。在志愿者到达服务地后,学生处(团委)安排专人通过电话、短信、qq群、志愿者博客等形式,在工作上指导志愿者,在生活上关心志愿者。学院还不断细化国家和省项目办关于西部计划志愿者的政策,保证大学生参与西部计划的积极性,如为西部计划志愿者保存档案,为服务期满西部计划志愿者优先安排工作等措施,激发应届毕业生参加西部计划的热情。
西部计划志愿者们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务实的工作作风赢得了服务地党政领导和当地群众的认可和赞许,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的反响。我院西部计划第一人翟新伟被评为新疆兵团先进志愿者,并在2012年通过了当地的公务员考试,成为扎根西部的志愿者;张暑光带领山东籍志愿者在服务地开展调研,并以学校为依托发起了“寒风难灭鲁青情温暖寒冬—为青海省循化县中小学捐赠物资”活动。
翟新伟,男,我院信息工程系08级学生,2011年团中央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报名开始后,他积极报名,励志要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经过层层选拔和考核,他如愿成为我院第一位参加西部计划的志愿者,现服务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一师三团团委。今晨6点在2012年年12月29日曾以《学弟学妹,我在西部等你们》为题做过他的事迹报道。
他现在担任西部计划新疆兵团农一师2011年度志愿服务队临时支部书记,负责农一师三团共青团工作。到单位后他相继协助完成了单位教育、医疗系统工资档案校对、团党委、工商联换届会议会务、共青团系统年度考核、团委2012年“学习雷锋精神 建设美好家园”志愿服务月活动方案的策划和实施、兵团纪念建团90周年暨五四运动93周年系列庆祝活动、团委“学团史、知团情、永远跟党走”主题教育活动方案策划和实施等主要工作,同时他还积极参加团新春联谊演出、团春耕春播挂钩、统战、工商联日常信息汇报等工作。他勤恳认真的工作态度,优异的工作成绩得到了服务单位的高度认可和同事们的赞誉,为我院毕业生树立了良好形象,为学院赢得了声誉。作为临时书记,他创办了用以宣传和报道农一师志愿者活动的期刊《小白杨》并担任主编,春节期间他积极帮助队友联系购买返程车票,节假日他积极搭建队友联谊平台,这些工作的开展有力推动了一师志愿者们的工作、生活。他还主动给有意参加2012年西部计划的学弟学妹们介绍经验,解释疑惑,推动了我院本年度西部计划工作的推进。
一次次工作的顺利完成标志着他的成长,一次次认真的着手工作验证着他的坚持,他用默默工作,勤恳付出诠释自己志愿西部,奉献青春的选择和信念;他用不畏艰辛,高度负责诠释自己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的豪迈青春。他已经续签了协议,在塔河岸边的农一师三团那片广阔的天地间,他将继续播撒自己的青春,奉献自己的激情。
张暑光,男,公共管理系2012届毕业生。2012年7月,在志愿者培训班结束后,他被共青团青海省委选中在省项目办负责青海省志愿者的综合管理。虽然没有像大多数的志愿者一样在基层,在一线为西部的老百姓实实在在的做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为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但是在省级项目办为所有的志愿者服务,为每一位在青服务的志愿者服务,他的内心依然感到无比的自豪。
一年里他以省级项目办为依托带领青海当地高校的志愿者深入到社区,深入到贫困的留守农民工子女小学,为贫困的小学生发放爱心物资5次,爱心捐款3次,累计金额达50多万。今年是西部计划成功实施十周年,青海省西部计划项目办委托张暑光联系共青团山东省委开展寒风难灭鲁青情“情暖寒冬”关爱行动。本次活动将以青海省海东市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为中心,为周边的贫困农民工子女及留守儿童发放过冬物资、生活必需品以及善款。
丁伟杰,男,公共管理系2012届毕业生,2012年经过层层选拔、面试、笔试和心理测评,成为西部计划大学生志愿者,被分配到祖国最西部—新疆伊犁66团团委,负责志愿者工作。兵团领导悉心指导他熟悉工作业务,适应团场生活,让他以最快的速度进入角色。负责团组织台帐标准化建设活动,建立规范的工作台帐;进行实体化“大团委”建设;举行兵团“学雷锋、心向党、讲品德、见行动”主题演讲比赛;号召志愿者举行“一助一帮扶助学”行动;在“两节”期间关爱农民工子女;举办学雷锋志愿服务月活动;联合团派出所为团中学广大青少年举办了青春期健康知识和法律讲座。活动的开展都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也为自己积累了丰厚的工作经验。同时兼兵团统战工作,负责民族宗教事务。2013年4月被调到党委办公室工作。
佀艳菊,女,公共管理系2013届毕业生,2013年西部计划志愿者,被分到青海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积石大道广播电视台,进行新闻采访,撰写稿件。短时间内,她就很快熟悉了工作。两个多月时间里,她共出过二十篇新闻,其中有八篇是作为头条新闻播出。她的工作得到了单位领导的表扬与赞赏,这不仅是对她工作能力的肯定,也是对她日后工作的一种激励,她将再接再厉,不断努力,争取将母校赋予她的技能挥洒在这片土地上,力求为母校、为山东人民增光添彩。
马敏,女,公共管理系2013届毕业生。7月,奔赴新疆乌鲁木齐市常州街189号第十二师公安局指挥中心担任接出警工作,负责办公室文秘工作。她时刻不忘以“服务西部,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宗旨,从小事做起,点滴做起,每一天上下班,每一次接出警,每一个案件办理,她都做到严格规范,坚持精益求精,不断提高对自己的自身要求。与此同时,她主动通过网络、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等途径积极学习政治理论,对各项工作事心投入,工作态度端正,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得到兵团领导的高度评价。
李杰,女,经济管理系2013届毕业生。7月26号安全抵达乌鲁木齐后,她以《新疆初体验》在微博上写道:新疆给我的最大震撼是地大、时差、高素质。新疆占中国国土面积的六分之一,早晨10点钟上班,19点半下班,与山东有两个多小时的时差。路边绿化的果树硕果累累,却没有路人随便采摘,处处彰显着新疆人民的素质。她的服务地是新疆阿勒泰北屯市,2011年12月28号建市。是发展中的兵团城市。被称作是“一条街的城市”,人口少,消费水平高,生活节奏缓慢。工作环境和生活水平都要比东部城市差一些。但是她作为志愿者来到祖国需要的地方,早就做好了吃苦的心理准备,为西部建设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刘圆圆,女,经济管理系2013届毕业生。自大一起,《到西部去》的歌声一直萦绕在她的耳边。今年7月,当她接到西部计划志愿者的录取通知单时,她的梦想之旅开始起航。她被分配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六十二团机关纪委办,主要从事机关绩效考核方面的工作,在2个多月的时间里,她主动学习,迅速熟悉业务知识,利用课余时间参加了志愿者帮农采摘葡萄团,到敬老院进行“一对一”爱老敬老活动,参与组织中哈霍尔果斯合作中心首届商品展销会开幕式等活动,开阔了眼界,感受到西部志愿者奉献的快乐,她出色的工作能力得到了领导的好评。
王红林,女,信息工程系2013届毕业生。她曾梦想能够在西部蓝天自由翱翔,也曾憧憬可以在西部大地策马奔腾,到了西部经过培训,她学会放下那些缥缈的豪言壮语,在平凡的岗位中脚踏实地地做好本职工作。8月2号到达服务地青海省循化县后,她被分配到县委宣传部进行志愿服务。在这短短的3个月里,她收获很多。她的工作很杂乱或者说是一个“救火队员”—哪儿需要她,她就往哪去!琐碎的事情媒体需要重复,如打扫卫生、清理桌椅,复印收发传递处理文件、接打电话、收发传真、组织会议讲座、接待来访的客人,这都是她的工作。部门人手有限,加班是最经常的事情。她去青海的第一个星期五,她和两位同事整理会后文件加班到了凌晨。但是她无怨无悔,很快就适应了繁杂忙碌的工作。在领导和同事们的帮助下,她学会了如何使用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知道了处理收发文件的基本步骤,学到了怎样写各种函件,懂得了写公文的基本要素,学会了怎样整理档案,体会到了组织一场大型活动每个人所付出的艰辛劳动,同时更让她深刻的记住了“细节决定成败”。